浅谈农家书屋运行中存在 的问题及建议
来源: 商水县审计局 时间: 2022-10-19 08:05:02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农家书屋是国家关注农村文化基础建设而推行的民生建设项目,是保障农村居民拥有知识分享权力的保障工程,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书屋可以在农闲季节举行各种读书活动,比如相关农业知识大比拼,读后谈感想等,不仅彰显了新时代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同时也能吸引广大农民朋友前来读书充电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间接促进了农村经济建设。农家书屋在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同时,管理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重藏轻用。大多村书屋依托村室而建,每年统一添置一些图书,农家书屋建成交付使用后,没有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对其日常的运行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引导,开放时间较少,文化工作的舆论导向作用未发辉。

2、图书种类单一。很多书屋的图书数量少,不同批次的图书有雷同,有关农业、养殖方面的书籍相对较少,有些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找不到解决方案,满足不了生产所需,激发不了农民的阅读兴趣。

3、管理员素质有待提高。目前书屋的管理人员基本上都是村“两委”成员兼任。均为义务管理者,无暇或无能力思考书屋运行机制,管理形同虚设,管理人员不清楚图书的具体情况,缺少对图书的推荐宣传,不利于图书功能的发挥和阅读活动的推广。

4、借阅率低。目前,农村大多数农民阅读习惯不高,加上宣传工作不到位,开放时间不确定,书屋虽然组建起来了,但图书阅读率低,借书的大部分是中小学生,所借书目多为少儿和文化类书籍,大部分处于闲置状态。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下建议:

1、加强管理。村干部要切实履行职责,努力克服“重藏轻用”的问题,醒目位置张贴农家书屋管理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书屋的正常运行,加强书屋的管理工作。

2、拓宽种类。每年配送图书、报刊要将农业政策、种植养殖、科普知识、法律咨询、卫生健康、保健养生等多种类书籍纳入计划。同时积极延伸农家书屋服务功能,定期举办实用性较强的农技科普讲座、法规知识宣传活动等,对农民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难题进行指导,提高农民知识和技能水平,推动乡村将庞大的人口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3、组织培训。通过举办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等形式。大力加强管理员教育培训,强化管理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当有新的读物上架时,将读物信息张贴在公示栏内,方便来借阅图书的人了解到最新信息,让书屋不成为摆设。

4、亲民选址。根据农村主要人群分布,按照“人在哪里,书屋就设在哪里”,合理设置农家书屋地点。

5、开展活动。依托农家书屋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与农民群众生产活动息息相关的读书活动,引导农民到书屋读书,增强书屋的吸引力,培养农民群众的阅读兴趣。通过农家书屋开展丰富多彩、群众乐于参与的优质文化活动,使农村群众从“牌迷”变成书迷,让农家书屋发挥最大效益,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责任编辑:周口市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