郸城县2019年第二季度扶贫和“一卡通”惠农补贴资金审计结果
来源: 周口市审计局 时间: 2019-11-18 16:28:35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周口市审计局审计结果公告

2019年第012

 

郸城县2019年第二季度扶贫

和“一卡通”惠农补贴资金审计结果

 

 

周口市审计局自2019年4月10日至 5月29日,对郸城县2018 年扶贫政策措施落实和扶贫资金分配管理使用情况、2017 年和 2018 年“一卡通”惠农补贴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现将审计结果公告如下:

一、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

  郸城县地处豫皖两省交界处,是国家大别山连片开发特困地区重点县,总人口142.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42.1万人,下辖19个乡镇、3个办事处和一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488个行政村和35个社区(居委会),其中贫困村130个,建档立卡贫困户37322户、贫困人口131044人,县域面积1490平方公里,耕地163.7万亩。截至2018年底,全县130个贫困村已全部出列,累计脱贫31080户、116452人,截至目前未脱贫人口5308户、14913人,贫困发生率为1.049%。

2018 年,郸城县共投入扶贫资金63098.7万元,共涉及基础设施、扶贫车间、光伏发电等8个扶贫类型的137个项目。此次审计抽查扶贫资金22716万元(占36%),涉及49个项目(占35.8%)、19个乡镇、54个行政村,入户调查农户186户。

2017 至 2018 年,郸城县共安排耕地地力保护类等7类惠农补贴资金129158万元,其中:2017年60629.7万元,2018年68528.3万元,此次审计重点抽查了38639.5万元(占29.9%),涉及6个乡镇、36个村,入户调查农户168户。

二、 审计评价意见

 (一)扶贫审计评价意见

从审计情况看,2018年,郸城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扶贫开发和“一卡通”惠农补贴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18年郸城县投入资金63098.7万元用于脱贫攻坚项目建设,其中:统筹整合涉农资金58896.1万元,非统筹资金4202.6万元。新修了通村公路179条247.75公里,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的目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实现了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覆盖;新建扶贫车间130个,有效带动贫困人员就地就近就业;实施六改一增项目,村容户貌持续改善; 持续推进危房清零行动,对全县1540户危房进行了改造,确保了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建成村级光伏发电站106个,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制定奖补政策,出台奖补措施,发放奖补资金1281.7万元,实施到户直补,使14877户贫困家庭受益;新打机井1804眼,进一步改善了农田灌溉条件;扎实开展教育扶贫,2018年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34209人次,发放资助金2246.2万元;着力推进雨露计划,使贫困家庭孩子有一技之长,增强其就业创业能力;积极开展健康扶贫,实现标准化卫生室全覆盖,全面推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深入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把爱心送到群众家门口。2018年郸城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实现了预脱贫摘帽的目标。

此次审计也发现郸城县存在扶贫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个别扶贫项目绩效不佳等方面的问题,需要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和规范。

(二)“一卡通”审计评价意见

从审计情况看,审计调查结果表明,2017年以来,郸城县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乡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强农惠农相关政策。2017至2018年,郸城县共累计发放各项惠农惠民补贴资金12.87亿元,惠及群众117.6万人(户)次,强农惠农补贴资金发放基本到位。但审计发现,郸城县在一卡通惠农资金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和规范。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未严格坚持扶贫标准问题。

1.拔高脱贫标准。2018年7月,郸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制定下发的《郸城县非贫困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要求,2018年8月底,完成全县344个非贫困村和35个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并在省定“七个一”标准基础上,依据周口市文广新局要求增加水冲式厕所建设。将此纳入扶贫攻坚验收考核,在一定程度拔高了脱贫标准,增加了财政支出。

 2.危房改造清零行动执行不到位

1)石槽镇曹楼行政村曹楼自然村曹纪海的危房改造项目,旧危房鉴定为D级,但改造时仅作了维修,补贴危改资金5000元。

2)少数散养五保户危房改造后集中供养致使房屋闲置。经数据比对发现,2018年有10户散养五保户危房改造后集中供养致使房屋闲置,涉及危改补助资金158500元。

3.“六改一增”项目受资金限制存在应改未改问题

4、个别驻村第一书记扶贫资金项目没有按照计划实施

1)胡集乡大任庄行政村驻村第一书记项目计划投资20万元,治理坑塘3个,实际治理坑塘2个,项目申报资料、实施方案、验收资料等与实地察看情况不一致。

2)城郊乡张庄行政村驻村第一书记亮化、绿化、硬化工程项目,计划投资20万元,新建道路长250米、安装路灯70盏、女贞470棵、红叶石楠160棵。经现场察看发现:新建道路300米、栽植女贞170棵,红叶石楠0棵,没有按计划实施。

5、个别残疾人无障碍改造项目与残疾人的实际需求不符

1)郸城县城郊乡詹庄行政村郭庄自然村曹麦,残疾人无障碍改造项目帮扶的密码刀具箱不会使用;

2)城郊乡杨楼行政村刘楼自然村刘得全门铃长期缺少电池,一直不响;

3)城郊乡杨楼行政村刘中德,帮扶轮椅太高,一直没有使用,室内外路况差,不能独立出入;

4)胡集乡小任庄杨永香,户内道路为土路,家中电线安装在室内地板上,横穿东西数间房屋,安全隐患大,政府帮扶的密码刀具箱用来存放钞票。

6、金融扶贫方面存在的问题

1)违规投放扶贫贷款。向不符合带贫企业认证标准的企业发放扶贫贷款150万元。

2)金融扶贫项目存在户贷率低。

1、健康扶贫方面存在的问题

2、存在过度医疗现象。抽查郸城县钱店卫生院、祥和医院周明敬、常保云、张伟等患者住院病历发现:存在频繁反复出院入院、过度检查、超剂量用药等异常现象;有的病历记录错误较多、有的表述过于简单、有的相互矛盾,有的患者姓名前后不一致;有同一医疗证夫妇两人、婆媳两人频繁交叉住院现象。

2)医保报补资金结算不及时。抽查郸城县钱店卫生院发现:截至2018年12月31日郸城县医保中心拖欠钱店卫生院医保基金435.4万元,占当年医保报补资金的39.1%;据卫生院财会人员反映:医保补偿款结算不及时,医保中心每月都要拒付各定点医保服务机构的医保款,除了每月扣的医疗服务质量保证金扣5%外,其它拒付款项也不出具拒付手续,单位不知拒付的什么钱。

(二)脱贫质量和成效不实问题。

1、个别扶贫车间未运行和带贫能力弱的问题

1)李楼乡袁张桥扶贫车间投资69万元,目前车间尚未运行。

2)丁村乡大郭庄行政村扶贫车间投资69万元,目前被租赁给强基建材有限公司,虽已签订合同交了租金,因环评手续正在办理中,设备没有安装,尚未投入运行;个别扶贫车间带贫能力弱。

3、个别机井没有发挥效益。抽查发现:2018年实施的机井建设扶贫项目,第1183#机井2018年4月建成,2018年10月被郸城县鑫鑫环保建材厂围在院内,农民无法正常使用。

4、危房改造后有闲置和无人入住现象。2018年危房改造1540户,秋渠、南丰等8乡镇危房改造后闲置或暂未入住的有37户,占当年危房改造户数的2.4%,涉及危改资金631600元。

4、文化扶贫个别措施脱离实际

1)农家书屋没有发挥应有效果。农家书屋开放少,利用率低,书屋摆设混乱,留守农民大多受文化水平限制,求知欲望低,来阅览室读书的人很少,不符合农村实际情况,农家书屋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2)配备的文化器材利用率不高。抽查发现:县统一配置的文化器材,有的还没有拆封,存在利用率不高的现象。

3)个别行政村文化中心利用率较低。全县行政村488个行政村均建设了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其中:文化广场面积都在1000平方米以上,最大的1200多平方米。个别行政村留守人员少广场面积过大,存在利用率低的现象。如:汲水乡朱楼村1991人,留守人员1307人,文化广场面积1051平方,人均0.8平方米,由于自然村分散,相距远,很多村民到文化服务中心距离较远,文化服务中心实际利用率低。

5、个别农村标准化卫生室服务基层效果不明显。抽查发现:有的卫生室没有病人;有的只有一名医生在岗;有的缺少女医生;有的中药房的药柜中无中药,形同虚设;有的诊断室与药房为同一室,没有隔离,服务基层的效果没有显现。

6、政府为贫困人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受益率过低。2018年郸城县政府为全县34067名贫困人员购买农村意外伤害保险,共支付保费102.21万元。截止2019年4月,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共理赔贫困人员意外伤害赔案16起,赔付金额33.15万元,共有22名贫困人员受益,受益率为万分之六,受益率偏低。

7. 存在先脱贫后危改现象。经数据比对发现:2017年宜路、吴台等15个乡镇有69户需要危改的人员,在住房安全未达标情况下,被先期脱贫,并与2018年进行了危房改造。

(三)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方面的问题。

1、个别行政村干部优亲厚友违规享受扶贫政策,涉及金额29572元。经数据比对核查发现:2018年郸城县有15名村干部或家属违规享受到户直补、护林员补贴、雨露计划培训等惠农补贴政策,领取补贴资金29572元。

5、基层公职人员违规享受离任村干部补贴,涉及资金32400元。经数据比对核查发现:2018年郸城县有2名公职人员享受离任村干部补贴政策,共领取补贴资金32400元。

3、不符合条件人员享受扶贫惠农政策,涉及金额17140元,其中:有5人享受雨露计划培训政策领取补贴资金6500元,有6人次一户多领公益性岗位补贴10640元。

4、因信息不共享更新不及时,致使已死亡人员仍享受国家扶贫及其它政策待遇,涉及资金585060.26元。其中:2017年已死亡人员2018年仍然享受劳动力技能培训培训、公益性岗位、低保特困及电价补贴等扶贫政策19人,共领取补贴152344元;2017年已死亡教师2018年仍享受公职人员工资待遇5人,涉及多领取工资432716.26元。

(四)扶贫项目建设领域存在的问题。

1、工程验收中存在的问题

1)郸城县城郊乡冷庄行政村驻村第一书记“硬化、绿化、亮化”项目,投资20万元对坑塘进行治理。抽查发现:冷庄自然村东坑存在坑塘围栏没有安装完毕即通过验收,项目资料不规范。  

2)胡集乡大任庄行政村驻村第一书记坑塘治理项目验收申请表、竣工验收表、预算表、决算表、竣工移交表的单项工程明细项目空白,表述过于笼统,缺少明细。

2、极个别工程项目存在质量缺陷。宁平镇马庄小学实施的薄弱学校改造--综合楼建设项目,尚未竣工,外墙柱粉刷墙面出现脱落,个别墙柱外粉有空心现象。

3、通村公路存在后期管护没有跟上,没有限高限宽标识和措施,个别路段出现裂缝现象。如:虎岗乡常营出村公路-Y005乡道出现在200米内有6至7条裂缝,已用沥青灌缝。

4、个别农村薄弱学校改造项目推进缓慢。抽查发现:汲水乡张庄、宁平镇乡马庄小学综合楼建设项目均于2018年5月开工,目前主体工程完工,尚未竣工验收;汲水乡红旗小学综合楼建设项目2018年9月开工,因图纸变更,正在建设之中,没有如期竣工;汲水二中、汲水第二中心小学建设项目于2018年8月开工,正在建设之中,没有如期竣工。

6、扶贫资金项目效益不佳问题。

7、驻村第一书记项目效果不佳

1)郸城县城郊乡冷庄村硬化、绿化、亮化项目,投资20万元,冷庄自然村安装的路灯只亮到晚上9点左右,光线昏暗,阴雨天效果更差,项目亮化实际效果不佳。(2)巴集乡徐楼行政村驻村第一书记曹楼自然村垂钓园项目,投资20万元,目前钓位被全部淹没,无人垂钓,周边道路路况较差,缺少管理维护,发挥实际效益不佳。

2、扶贫车间存在安全生产隐患个别扶贫车间租期较长。(1)经现场察看发现:已运行的扶贫车间,消防设施不齐全,只有灭火器,无消防栓,无应急通道标示,达不到消防管理规定及安全生产规定的相关标准,存在消防安全及生产安全隐患。(2)个别扶贫车间租期过长且租金结算不及时。如:胡集乡三红行政村租赁合同签订为29年;宜路镇镇张庄扶贫车间已运行,租赁合同已签订,但租金至今未付。

3、光伏发电项目存在停电缺少应急措施,后期管理滞后,影响带贫效果问题。(1)郸城县光伏发电扶贫项目,普遍缺少停电应急措施,遇到停电,网络中断,所发电量不及时输出,造成发电效益流失;即使来电后,也需要进一步操作才能发电,影响带贫效果。(2)郸城县钱店镇陶营行政村、巴集乡槐李行政村光伏发电项目,后期管理滞后,电站院内没有专业维护人员,配备的公益性岗位人员履职不到位,管理不善,导致杂草丛生且植株较高,影响发电;(3)郸城县钱店镇刘寨行政村光伏发电项目,电站院内土地为空地,二次利用率不高。

(六)统筹整合扶贫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应付未付工程款8577694.95元。2018年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2018年11月已通过竣工验收,该项目合同金额132741298.35元,审定金额133783546.35元,至2018年12月底已支付工程款121281382元,扣除质保金后,尚有8577694.95元工程款没有拨付。

2、应扣未扣项目质保金24836.91元。2018年郸城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一期)12标段,管材采购标段,按审定金额已结算项目资金827897元,没有按合同约定留存质保金24836.91元。

3、应上缴未上缴财政资金26613976.15

1)县扶贫办2018年县财政拨入金融企贷企用风险补偿金39200000元,当年拨出金额13500000元,年底结余风险补偿金25700000元,未及时上缴财政。

8、2018年白马、胡集、虎岗、汲冢、李楼、秋渠6个乡镇实施“六改一增”扶贫项目,县财政从涉农统筹整合专户中向上述乡镇预拨资金7100000元,最后审定结算金额6186023.85元,结余资金913976.15元,未及时上缴财政。

 4、“六改一增”项目超预算投资2653786.98元。2018年巴集、城郊、丁村、东风、汲水、南丰、宁平、钱店、石槽、双楼、吴台、宜路、张完13个乡镇实施“六改一增”扶贫项目,项目预算金额16110000元,竣工后审定金额18763786.98元,项目超预算2653786.98元。

5、会计核算不规范。郸城县交通局通村公路项目专账显示:A、资产负债不平衡990000元,列其它应付款科目贷方挂账;B、应扣工程项目质保金4062892元,施工方已开发票,但没有纳入财务统一核算。郸城县扶贫办2018年统筹整合资金项目专账显示:2018年预付账款科目中个别明细科目出现贷方余额2375247元挂账,没有及时清理结算。

6、国有资产没有纳入财务管理,存在流失风险隐患,涉及资金400607元。郸城县水利局实施的2018年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已于2018年11月竣工,剩余管材价值400607元,分别存放在胡集乡水厂、丁村乡水厂,没有建实物明细账,也没有纳入相关部门财务管理,存在国有资产流失隐患。

  (七)“一卡通”惠农补贴专项审计发现的问题

1、“一卡通”惠民补贴资金管理滞后。2011年省财政厅下发《财政惠民资金管理和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后,郸城县人民政府没有结合郸城县实际出台具体操作规程和实施方案,仍延用2007年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和措施,财政部对一卡通系统也没有升级改造,仍延用以前的单机版一卡通系统,致使一卡通惠民补贴资金管理滞后。

2. 应纳入未纳入“一卡通”管理的惠农补贴项目,涉及金额21144万元。2018年1月至12月,郸城县民政部门管理的社会保障类资金,按规定应纳入“一卡通”发放的惠农补贴资金,实际未通过“一卡通”发放,而是通过农户持有的其他银行卡(折)发放,涉及金额合计21144万元。

3、个别村干部将村集体土地以个人或亲属名义申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涉及金额49727.98元。如:张完乡李小集行政村97.7亩村集体土地,2017年地力补贴10411.89元打入原支书高波账户;白马乡李庄行政村将村集体土地98亩,以村支部书记安计川名义确权42亩,以村干部安志荣、李新杰名义确权56亩,分别领取耕地地力保护补贴9984.24元,用于行政村开支。东风乡范庄行政村田修峰为现任村支书田新功的儿子,2015年至2017年将村集体土地32亩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打入田修峰账户,据该村支书田新功解释打入其儿子账户的补贴只有2017年一年的,后来也交给了行政村,行政村用于植树等支出。

4、个别行政村将集体土地长期出租,应收未收租金96200元,存在国有资产收益流失风险。如:东风乡郑庄行政村37亩集体土地承包给郑小功,承包费为260元/亩/年,承包期限五十年,承包费分五次付清,每十年付一次,但截至2019年5月16日应收未收2019年1月1日以来的第二期承包费96200元,存在国有资产收益流失风险。

5、确权公司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土地确权信息不精准,漏报、误确、错误较多。经对郸城县农户土地确权数据筛查和现场抽查核实,发现有土地确权不到位问题。如:(1)张完乡李小集行政村共906户,其中十多户未确权;(2)据白马镇后寨行政村反映:该行政村村民共有100多亩土地没有确权;(3)据大刁行政村反映:有100多户确权证书姓名不符;(4)王小楼行政村有7户36.78亩土地被确权到仵春芝名下,补贴款3747.14元,截止审计日滞留在其银行卡中没有发给其他农户;(5)白马镇周李行政村李玉献名下确权的76亩土地,该村民并不知道是怎么确权到他名下的,涉及补贴款7795.85元;(6)白马镇后寨张金领名下39.14亩,补贴款3987.58元,还有张培亮名下82.12亩,补贴款8365.36元,为村民的小块土地,为确权方便,把多家的土地确权到一个人名下;(7)白马镇李庄行政村有42.18亩土地被确权到另外一个村。土地确权工作主要依赖村干部和确权公司,缺乏有效监督,土地确权公示工作流于形式,不能达到真正的公示监督目的,存在信息不精准、漏确、错确现象。

 四、审计处理情况和建议

   对上述问题,审计机关已依法出具了审计报告。对拔违规投放扶贫贷款问题,要求相关金融机构加强监管力度,严格按照河南省企业带贫认定标准发放金融扶贫贷款,对不符合带贫条件的企业严禁发放扶贫贷款。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周口市审计局建议:加强建档立卡贫困户动态管理。各相关职能部门单位之间加强工作衔接,增进部门协作,打破信息孤岛和部门壁垒,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及时更新共享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数据,确保扶贫政策措施落实的精准性,提高审核和监督检查效率;继续加大扶贫政策的贯彻落实,做到脱贫不脱政策,攻固脱贫攻坚成果,抓好扶贫各项工程项目的后续管理工作,确保扶贫项目真正发挥好脱贫致富作用;进一步加大扶贫资金整合力度,发挥资源优势,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扶贫力度,最大发挥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切实加强对扶贫资金监管,努力提高扶贫资金绩效;严格执行《河南省财政专项扶贫项目管理办法》,切实加强扶贫项目库建设,把好项目申报和审批、实施和管理、验收和评估关,提高扶贫项目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强化对扶贫资金运行中每个环节的全程监管,包括项目规划申报、扶贫对象确定、资金分配拨付、工程实施验收和监督管理机制,努力提高扶贫项目绩效。

五、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此次扶贫和一卡通惠农补贴资金审计共查出问题36个,其中:未严格坚持扶贫标准问题7个;脱贫质量和成效不实问题7个;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方面的问题4个;扶贫项目建设领域存在的问题4个;扶贫资金项目效益不佳问题3个;统筹整合扶贫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6个;“一卡通”惠农补贴专项审计发现的问题5个。问题反映后,郸城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聚焦审计发现问题,强化问题导向,坚持问题整改与全面排查相结合,重点整改与全面整改相结合,落实主体责任,细化整改措施,要求立整立改,不能立即整改的限期整改,不能整改的健全制度,防止类似问题的发生。截至审计日,问题全部整改到位的35项,占查出问题总数的97.2%,正在积极整改1个,追缴违规资金713900.24元,促进上缴财政资金26613976.15元,促进村级增收96200元,追责问责人数4人,完善制度3项等。具体整改结果由郸城县人民政府向社会公告。


责任编辑:周口市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