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黄金水道追“智”逐“绿”
来源: 周口市审计局 时间: 2025-03-19 15:24:11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新春伊始,周口临港经济迎来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站在沙颍河畔放眼望去,周口中心港集装箱整齐排列,智能化码头作业繁忙有序;小集作业区塔吊林立,施工正酣。作为中原地区连接长三角的重要门户,周口正以“智”为核,以“绿”为底,推动“经济通道”转变为“通道经济”。

  水上运输数据靓丽

  2024年,周口港航运货物吞吐量达5205万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6.3万标箱,均创历史新高。周口市航运不但跑出“加速度”,还干出“新高度”,国内外集装箱航线达到33条,有力印证了周口临港经济的迅猛发展。

  这一历史性突破,既是周口临港经济的跨越,也是河南航运大发展的缩影。

  2024年,周口市大宗货物航运的“亮点”数据包括:煤炭及制品2203万吨、金属矿石747万吨、钢铁224万吨、矿建性建筑材料316万吨、水泥250万吨、粮食593万吨、化工原料及制品380万吨……美国和巴西的大豆、法国的大麦、澳大利亚的小麦、泰国的木薯淀粉与纸浆等国外产品常态化进口到周口;我省的氯化铵、硫酸铵、耐火材料等出口到印尼、马来西亚。黄金水道正释放黄金效益。

  如今,周口港陆续开通至上海港、连云港港、太仓港等19条国内集装箱航线,以及至美国洛杉矶长滩港、迈阿密港等14条国际集装箱航线,货物集散范围覆盖河南、山西、陕西、宁夏、内蒙古、河北等中西部六省(自治区)以及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区、海南自由贸易港。

  港航建设日新月异

  2024年,周口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交通强省的战略部署,抢抓周口港被列入全国36个内河主要港口的历史机遇,统筹推进港口建设、航道建设、产业培育,及时启动周口港中心作业区项目,规划建设22个2000吨级泊位,全力打造立足国内、服务西北、面向世界,集装卸存储、中转换装、综合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智能化、专业化集装箱水陆联运枢纽型作业区。

  今年1月15日,全长12.6公里的周口中心港集疏运铁路专用线开工。该铁路线与漯阜线、京广线、京九线等国家铁路网无缝对接,推动周口港形成“公铁水”多式联运体系,进一步夯实现代化枢纽港区地位。

  周口市还积极推进沙颍河周口至省界航道提升工程(四升三)建设,对航道、船闸、桥梁提升改造,创造良好通航条件。另外,占地约720亩、年吞吐量600万吨的煤炭储运中心项目将于今年全面开工建设。

  临港产业枝繁叶茂

  2月5日,周口入选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河南交投集团今年将推进贾鲁河通航工程前期工作,计划2030年建成。在周口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协同推动贾鲁河通航工程”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在今年的市两会上,周口市提出积极壮大临港制造业,积极申建保税物流中心(B型)、港口型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周口联动创新区,建成内河港口海关监管作业区,完善进出口通关服务体系,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建设。

  在临港制造业上,周口市推进大宗商品、钢铁深加工等临港偏好型产业向港口集聚,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0个。推动河南钢铁集团周口基地二期宽厚板、龙都电磁新材料、周海粮油产业园等项目投产达效,加快绿色智能船舶制造基地、中储粮仓储、中农保供基地、瑞茂通二期等项目建设。突出抓好生物化工园区建设,推动鑫丰生物、海盛生物等项目投产达效,加快生物经济共享产业园、颍海低聚肽提取等项目建设,打造生物经济产业基地。

  周口市大力发展临港物流,加快推进大宗商品储运设施建设,积极申建国家级煤炭储运基地,建成多式联运国际物流港一期功能配套区、范营作业区智慧堆场,提升大宗商品集散储配能力。加强与沿河沿海港航合作,东向深化与长三角航运产业融合,南向推进与“六省七港”联动,西向扩大七省(自治区)大宗货物辐射范围,切实把临港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当前,周口临港开发区已集聚生物化工、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现代临港物流四大临港偏好型产业。益海嘉里、娃哈哈集团、五得利面粉集团、山东鲁花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相继落户,为周口经济增长打造新引擎。

  国际粮商巨头益海嘉里重点布局,在周口投资100多亿元建设8个重点项目;被誉为“世界轧机之王”的5600mm宽厚板轧机生产线试车成功,河南钢铁集团周口基地被寄予厚望,正在成为河南钢铁产业转型的“新前沿、新立足点、新增长点”。

  满帆奋进,干字当头,勇挑大梁。周口锚定打造物流枢纽中心,加快建设亿吨大港口、发展亿吨大物流、培育千亿级大产业,推进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让沙颍河真正成为链接内外的中原出海新通道。


责任编辑:周口市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