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把有效缓解融资难融资贵落到实处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审计署一直以来高度关注民营、小微等薄弱领域融资问题,针对提案中指出的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主要现象和意见建议,审计署立即部署并组织开展民营企业融资情况专项调研,2019年4月至5月,审计组选取22家商业银行和391家企业,通过入户调研和发放问卷等方式从金融产品供需两端了解民营企业经营现状、困难和诉求,并对监管部门支持民营企业融资等政策工具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审计。抽查商业银行占全国银行业总资产的70%,抽查企业覆盖11个重点行业和23个省份。期间,审计组赴吉林等地实地走访调查企业营商环境和金融支持情况,并向您详细了解民营企业在信贷准入、抵质押担保办理、融资成本等各环节存在的困难、政策“梗阻”以及相关意见建议,将您提出的企业“续贷难”、“抵押难”等现象,列入专项审计调研的重点内容。
从调查情况看,相关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支持力度有所增强,授信覆盖面有所拓展。但审计也发现,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在部分领域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依旧突出,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部分政策工具“高开低走”、配套机制不够完善等。审计署已将上述情况以专题信息形式上报国务院,并建议相关部门予以高度关注。2019年6月,胡泽君审计长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审计工作报告中,对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相关情况进行了重点阐述。目前,人民银行等监管部门正在研究改进措施,进一步强化对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政策落实中的政策监督,并加强对再贷款和再贴现业务管理,强化正向激励,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充分发挥普惠性作用。
此外,审计署与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知识产权局等监管部门和主管单位进行了沟通,了解上述部门在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工作计划。
一、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有效缓解融资难融资贵是财税金融领域的重点任务,也是审计持续关注的重点内容
近年来,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知识产权局等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相关精神,研究出台了一系列财税金融政策。中央财政对商业银行发放中小企业贷款给予配套税收优惠政策,并在金融机构年度绩效评价中设置专门加分事项鼓励其发放中小企业贷款;人民银行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降低普惠型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并采取积极措施鼓励金融机构优化小微企业贷款期限管理,缓解小微企业资金压力;知识产权局积极探索建立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引导和规范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银保监会在贷款风险资本权重、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制度中突出对小微金融的差异化监管导向,同时要求金融机构完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落实尽职免责制度,确保“敢贷、愿贷”,同时积极推动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企业融资外部环境。
审计署在各类金融审计项目中,均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作为审计重点内容,并对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部门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情况进行审计。近年来,审计陆续揭示了部分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结构不合理、资金空转未流入实体经济、违规乱收费等经营管理问题,以及监管考核体制不完善、信用体系不健全等制约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积极性的体制机制问题。审计发现问题后及时提出相关建议,在推动金融机构优化资源配置、完善金融监管统筹协调、促进政策“几家抬”形成合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关于核定国有银行成本,降低贷款利率相关建议
财税政策方面,财政部门定期对国有银行财务报表进行研究分析,以五大国有银行为例,成本收入比在28%至30%左右,近年来成下降趋势(股改初期为50%至60%),较同期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低约30个百分点。目前,财政部门正在研究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从而进一步降低国有银行运营成本,加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金融政策方面,2019年以来,人民银行积极运用各类货币政策工具,如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定向中期借贷便利、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再贴现等,向金融机构释放长期、低成本资金,如根据金融机构对小微和民营企业贷款增长情况,开展定向中期借贷便利操作,执行比中期借贷便利更优惠的利率(3.15%),到期后可根据金融机构需求续作两次。
审计署对22家商业银行2019年一季度贷款投放情况进行了调查,一季度末民企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5.53%,高于全部法人贷款增速,多数银行民企贷款客户占比上升,新发放民企贷款平均利率4.94%,较2018年四季度进一步下降0.07个百分点,但审计发现,部分银行贷款利率进一步下降空间有限,全国性大型银行民企贷款平均利率在5%以下,已与部分中小银行获取资金的成本基本接近,个别银行甚至存在普惠金融产品亏损运营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贷投放的积极性和可持续性。
三、关于下决心解决短贷长投,强力推动便易续贷相关建议
信贷支持政策方面,人民银行联合银保监会等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对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周期特点、资金需求的分析测算,综合运用年审制贷款、循环贷款、分期偿还本金等方式减轻企业负担,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对小微企业的续贷支持力度,部分银行已推出了无还本续贷产品,降低企业资金压力。
审计署在民营企业专项调查中,认真听取了不同地区、行业民企在融资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意见建议,发现目前监管支持政策仍存在一定局限性,政策统筹对接、商业可持续性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部分民企反映贷款到期后续贷“难”和“贵”并重的问题仍较突出,“无还本续贷”服务覆盖面有限,“还旧借新”流程较为机械,贷款期限与企业实际经营周期难以匹配。针对这一问题,审计建议监管部门完善逆周期管理,扩大续贷政策覆盖面,鼓励金融机构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但存在资金压力的民企提供融资便利。
四、关于审计资金流向,确保贷款流向实体企业相关建议
在各类审计项目中,审计持续关注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信贷投放情况,如商业银行是否将信贷资源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是否加强对小微、民企、“三农”服务,是否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以及防止资金脱实向虚等。从审计情况看,重点金融机构能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资源投入,但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尚未得到根本缓解。部分银行将新增信贷资源过度向房地产、融资平台等领域倾斜,挤占制造业等薄弱领域的信贷投放,存在简单完成监管数量指标而忽视质量的问题。从22家银行2019年一季度贷款结构看,民企贷款增量集中在票据贴现、房地产领域,扣除上述因素后,贷款增速实际低于平均水平;部分银行将实体企业贷款与存款挂钩或变相收取各类融资费等,降低企业实得融资,个别地区金融机构还设立歧视性条款,将民企排除在部分信贷产品授信范围之外。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相关机构正在落实整改(或已完成整改)。
五、关于制定符合国情的抵押办法,合理提高固定资产抵押率相关建议
近年来,人民银行不断完善担保融资制度,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拓展抵质押融资产品,一是配合全国人大起草民典法工作,建议明确动产和权利担保物权统一登记制度,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扩大可质押财产范围。二是持续深入推进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行动,依托动产融资统一登记系统和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推动供应链核心企业、政府部门与平台对接,解决确认难、通知难等问题。截至2019年2月末,平台共注册中小微企业10.3万家,累计促成融资8.5万亿元。三是创新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融资产品,推进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知识产权局长期以来积极探索建立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发展,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商业银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扎实做好科技金融服务的意见》等文件,规范商业银行积极开展相关业务,不断优化创新环境。
从审计情况看,有关金融机构在加大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的同时,积极探索抵质押担保方式创新,部分银行还根据民营、小微企业经营特点,利用大数据分析等金融科技手段,为优质民企、供应链中小企业、科创型企业提供了担保方式较为灵活的授信产品。但审计也发现,出于防范风险等考虑,银行融资仍存在门槛较高的问题。截至2019年3月末,抽查的18家银行民企贷款中信用贷款占比仅为18.36%,低于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抵质押时银行大多偏好房产等“硬”资产,专利权等轻资产受限较大。现有征信平台无法全面反映企业融资情况,工商、海关、司法、社保、电力、水务等数据也尚未统一整合,在信用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情况下,金融机构较为注重第二还款来源,通过抵押物增信成为企业获得授信的关键门槛。针对这一现象,审计已向有关部门建议进一步完善征信体系建设,金融、工商、税务等部门应尽快实现信息共享;商业银行等机构应提升专业能力和金融科技水平,深入研判企业经营状况和融资需求,有效降低融资中对抵质押担保等增信手段的依赖,提升企业融资获得感。
六、进一步强化政策引导,有效发挥审计监督保障作用
今后,审计署将继续深入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重要决策部署,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对商业银行等机构在金融促进经济增长、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把信贷资源配置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等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和执行效果情况进行常态化审计,不断促进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提升支持服务民营企业融资的能力水平。针对
您指出的目前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的种种现象,审计署将在组织实施的各项审计中,结合法定职责持续予以关注,发现问题及时揭示并督促整改,积极推动相关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有效减轻企业负担。人民银行将继续统筹好各类货币金融工具,合理调节市场流动性,并通过发挥大型银行“量增价降”的“头雁”作用,带动其他金融机构实质性降低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督促金融机构加强对小微企业资金需求测算,综合运用多种贷款接续方式,加大对小微企业的续贷支持;加大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力度,推动地方建立信息服务平台。知识产权局将会同银保监会等部门加强调查研究,抓紧制定推进知识产权质押等工作的政策文件,重点从优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体系,加强服务创新,健全风险管理和完善工作保障等方面开展工作,加大对创新型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支持力度,同时指导各地做好工作落实,充分发挥风险补偿基金作用,推动相关地区建立完善质押融资风险分担及补偿机制,为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融资创造良好环境。
再次感谢您对审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审计署
2019年8月19日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周口市审计局
地址: 联系电话:0394-8223225
备案序号:豫ICP备2020036063号 网站标识码:4116000049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225号
访问人数: